沈阳的申女士和丈夫都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,家境非常殷实。她怕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宠坏了,就骗孩子说“不是亲生的,你妈早死了”,此后女儿变得十分独立,学习成绩突飞猛进,骄娇之气消失殆尽,等到女儿成家立业、事业有成,她才告诉女儿实情。(《现代金报》9月12日)
相比于“鹰爸”的特训,“狼爸”、“虎妈”的体罚,亲妈“诈死”给予的虽然不是身体上的伤害,而是心灵上的痛苦。“不是亲妈”对于一个孩子的伤害,不是当事人注定很难感受到。由依赖变为独立,骄娇之气消失殆尽,固然由此衍出另外一种成长路径,并取得了理想中的效果,但孩子内心的变化,心中的阴影,并非一句“实情”就能理解。
“诈死”的得意表情之下,其实并无可值得炫耀之处,现在谈论其方法的正确性,其实也未免有失偏颇。即便从最功利的标准来说,“成家立业,事业有成”并不能作为成功的依据。知道实情之后的孩子将如何面对,其在13年谎言中造就的那点坚强是否崩塌,母女之间由此形成的割裂能否缝合,双方都很难预料。自然,对于其他母亲们来说,这样的方法不可复制,也不能复制。
不用置疑的是,亲妈“诈死”违背基本的人性,使母女之间原本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和依赖,瞬间荡然无存,并催使孩子作出条件反射式的反应。要么是坚强而独立,要么是脆弱而放弃,总之不可能再保持原样而无动于衷。从某种角度上讲,“诈死”在进行一场赌注,她就像一个不计后果的赌徒,虽然最后拿了一副好牌,最后却输掉了所有的筹码。
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,这样的教育方法同样不同取。当人家都扮演着“不是母亲胜似母亲”的角色,用亲情、温暖和责任去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刻苦,用人格去引导和带动之时,这个母亲却扮演着反差的角色,走的是另一条相反的路。可以说,她的方法是荒涎而可怕的。更可怕之处在于,即便是如此有违常规的做法,最终未能成为舆论声讨的对象,反倒成为受有羡慕的对象,并因之而纷纷效仿,对于孩子,对于教育,对于社会来说都将成为悲剧。
事实上,这样的担忧并非没有依据。尽管体罚已为人诟病,尊重孩子的权利也已然成为社会共识,然而现实之中,“棍棒教育”、“体罚促进”、“虐待成长”的教育方法还广有市场,甚至还有东山再起的趋势,“鹰爸”、“狼爸”、“虎妈”的群体越来越庞大,辞职回家亲自进行教育的现象也越来越多,孩子们就像一个玩偶,被家庭式的“应试教育”改造成了另外一种模式,而最大的“园丁”角色扮演者,不是老师而是家长,最大的“苗圃”不是学校而是家庭,最重的体罚不在教育而在剥夺。那些被剥夺的权利中,除了身体免受伤害,成长免受干扰之外,还有连亲生母亲的知情权都已经丧失。
没有什么比“不是亲妈”伤害更大,没有什么比亲妈“诈死”的教育更为荒谬。没有了人性作底,没有了出于对教育规律的尊重,收获的终归是痛苦与酸楚。亲妈“诈死”违背基本的人性和教育规律,其间只有教训没有经验。
望子成龙这是每个父母的心愿,但是有的时候切不可用偏门的方法,一个正常的人心灵受到伤害都是不可弥补的,要是一个不健康的人,例如癫痫病患者,一旦心灵受到伤害,那么很容易刺激到他们。所以希望父母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不要操之过急。对于癫痫治疗也是如此。
文章转自:http://www.it-wolf.com/huli/2159.html